当纺织行业形势刚刚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棉纺企业订单刚刚开始增多、利润刚刚有点起色时,棉花市场的种种问题再次让棉纺企业苦不堪言,甚至到了即将无米下锅的境地,企业面临着停产的危险。由此下去,从金融风暴重创下“死里逃生”的中国棉纺企业又将坠入新的深渊。中国纺织业不仅有可能再度失去国际市场,还可能因此引发社会问题。面对困境,有的棉纺企业开始大声疾呼“救救纺织”。
在行业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按理说,棉纺企业的老总该是跑市场最忙的时候。安徽一家棉纺企业的老总也确实在忙碌着,从国庆节后就一直“泡”在新疆,跑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跑遍了铁路运输部门,不为订单,不为市场,只为棉花。
出疆困难
“我们的棉花用量只够维持15天,企业面临着即将停产的困境,8000多名职工的饭碗怎么办?”这位老总因为心急如焚陡然提高了声调。
该企业动手还算早,从5月份开始就投入3.2亿巨资在新疆采购棉花。棉花采购到了,谁知道运输又出现了问题。在新疆铁路站台,看着堆满站台的棉花,这位老总用“惨不忍睹”形容着看到的景象。“眼看家里就要断顿了,好不容易高价买到了棉花,可偏偏又运不出来。”他无奈地说,“现在企业不是跑市场,而是要跑铁路,这很反常。”他亲眼看到有的企业老总望着站台上堆积如山的棉花,不禁悄悄落泪。
该企业接的单子多是高附加值订单,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选用新疆长绒棉。现在火车走不了,那就想办法走汽运,从新疆阿克苏到安徽企业所在地有4586公里,光运费价格就要1250元/吨,高昂的运费大幅增加了企业成本。“没有办法,家里8000人等着吃饭呢,再高我们也只能忍了。”他本希望按照国家政策,能对出疆棉运输给予补贴,但希望最终落空。
“棉花问题目前不仅是经济问题,关系到职工的生活稳定,更是政治问题,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即使现在马上运输,从新疆到安徽也需要15天。”这位老总急得已经晚上睡不着觉,正计划着给有关部门写报告,恳求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企业困难,“不能再等了”。
棉花,突然间成了棉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头号问题。
今年河北天气不好,棉花成熟度不高,这让石家庄棉纺企业犯了难,“当地棉质量差,使用后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不得不买新疆棉混合使用。”他们同样也遇到了棉花运输难题。公司最早拍储的棉花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但还没有运出来。“最近我们又订了几千吨新疆棉,铁路走不了改走汽运,先从喀什运到乌鲁木齐,运费高达300元/吨,从乌鲁木齐再运回石家庄,费用就更高。”这家企业拥有80万锭纺纱能力,每年需要棉花10多万吨,2000吨的进口配额早已用完,目前也只能靠拍储这一条渠道。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每天放储量只有16000~17000吨,全国这么多纺企参与竞拍,数量太少,进口配额没有,当地棉质量不行,新疆棉运不出来,企业已经无米下锅。”
天津一家棉纺企业用棉量勉强可以坚持到年底,“此前采购的新疆棉只到了6个车皮,剩下的15个车皮还遥遥无期,3000吨棉花不知何时能运出。”该公司总裁对明年的订单充满忧虑。
棉价飞涨
11月24日,一家山东大型棉纺企业参与国储棉竞拍,在15200元/吨的价位拍下了200吨。而在国庆节前,国储棉价格还只有13000元/吨。
“籽棉的价格都涨到了7.6元/公斤,加工出来的棉花要14700元/吨。面对不断攀高的棉价,当地农民普遍惜售,中间商借机囤积棉花等待更高的价格。”这家企业负责人对原料价格的飞涨一脸的茫然。“有人的预期甚至到了18000元/吨,我们现在都不敢接单。”他认为,棉价不稳,更加加重了棉农、中间商的惜售心理,棉花也就越紧张,价格就会更高。迫不得已,下游棉纱也开始上涨,但能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棉纺企业心里也没有底气。
“大家刚刚有点利润,棉价就这么涨,产品的涨价远远赶不上原料的涨价。以长绒棉为原料的产品加点钱还能过,常规产品怎么办?”不少企业担心明年上半年的订单怎么接。
行业刚刚有企稳复苏的迹象,而棉花问题很有可能使中国纺织业再度失去国际市场。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市场混乱
山东另一家棉纺企业在今年5月拍得了33000吨棉花,但在出库问题上遇到了“阻挠”。“应该22元/吨的出库费,竟也加到了60元/吨,运输费更是要多少给多少。”该公司副总经理抱怨在出库环节遇到的问题。
“企业买棉花,检验费竟然也要企业支付。”某企业负责人认为,棉花市场的种种现象表明棉纺行业已经到了不正常的时期。他用16个字描述现在棉花市场的现状“市场混乱、价格暴涨、总量不足、质量下降”。
“中国棉花市场的确有巨大缺口,但我很惭愧,说不清这个缺口有多大。”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朱兰芬的观点或许是这些年棉花总是大起大落的根结。国家信息数据相互矛盾,决策的科学性大打折扣。对于官方统计去年用棉量900万吨的说法,朱兰芬并不认可,她认为至少应该在1000万吨以上,即使如此,还有400万吨纱找不到原料。“我搞了10年的棉花,今年是最窝囊、最难过的一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棉价是不会降下来的,永远是供不应求。”
棉花缺口已经成了朱兰芬多年来的心病。
救救纺织
从安徽某企业的报表中看出,今年1~9月利润有2000多万元,但投资收益达5400万元。“纺织主业依然是亏的,我们的增长主要来自其他产业的投资。”
该企业负责人坦言自己的困难,“电价涨了2分8,企业一年就要多支出1000万元。”身处我国中部地区的该企业还遇到了招工难。“以前招100人,来1000人,现在招100人,只来20人。”面对这些困难,他认为,这是市场经济问题,企业可以自己调整。“但棉花问题是需要国家调控的,企业这么困难,国家再不出手救援,企业就要窒息。”
面对目前的严峻形势,多数棉纺企业负责人希望国家能打出组合拳,采取包括增加抛储数量、直接放给纺织企业、立即发放配额、解决新疆棉运输问题等措施。“现在是危急时刻,不能等。”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文提醒:包括棉花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开始大幅走高,国内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将透支经济复苏成果。
11月25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紧急组织了有关企业召开座谈会,会议形成了向有关部门提出的4点建议:增加每日的棉花抛储数量到30000吨以上;立即公布配额发放数量,改变配额发放方式,改集中发放为企业按需要长期申请;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棉花出疆难问题;组织调查国内用棉量。据了解,在此之前,协会已经向发改委提交过两份报告,反映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建议加大抛储数量,尽快增发进口配额。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从发改委棉花调控联席会议传来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形成共识,尽快出台棉花调控措施,包括加大每日棉花抛储数量、公布配额数量、集中解决大企业棉花运输等问题。
或许这些应急措施能解决部分大企业的燃眉之急,但棉花市场深层次的矛盾依旧,棉纺企业仍将继续负重前行。
“救救纺织”是纺织企业心底里的呼唤。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相关资讯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2025潍坊(诸城)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精准采购节即将启幕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启升:为美好生活创新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视觉焦点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质领2025企业谈|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向“新”求“质”,逐梦白鹭新篇-纺织服装周刊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