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讯 7月中旬至8月初,江苏省产棉大县射阳遭遇了长达20多天的阴雨天气。望着泡在雨水中的棉田,手足无措的棉农们几近绝望:如果雨停不下来,棉桃势必烂掉,今年的棉花收成肯定大受影响。好在乌云散尽,雨过天晴,棉田很快重新恢复了生机。不仅如此,随着9月中旬第一批籽棉上市,棉花的价格就开始一路攀升,谁也没有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从最初的每斤3元多,疯涨到了6元附近。
也不仅仅是在射阳,在江苏省的其它产棉区,在新疆、在湖北、在山东、在河北,国内棉花主产区,棉花的价格都无一例外地高歌猛进。今年秋天,继前期“豆你玩”、“蒜你狠”爆发之后,10多年来价格一贯“低调”的棉花,突然成为了国内农产品的主角。
疯狂的棉价,疯狂的棉花,究竟为何而疯?它还要疯多久?
日前,快报记者前往射阳——这个曾经连续11年荣膺全国产棉冠军县的棉花重镇,顺着棉花的种植、收购、加工产业链,一路寻找着棉花疯狂的“足迹”……
聚焦棉农之一
3元5角、4元5角、5元1角5分、5元5角、5元7角……
棉花一天一个价,眼花缭乱,好在价格都是往上走的
7月中旬的一天,当第一块乌云飘到头顶的时候,陈必居并不在意。他没有想到头顶的这块云团化作了细雨,而且一口气连下了20多天。陈必居心里乱了方寸:他和老伴辛辛苦苦种植的50亩棉田全都浸泡在了水里,第一批结出的棉桃已经被雨水泡烂掉。如果雨一直这么下下去,那么自清明开始,半年多来他和老伴为之付出的汗水将付诸东流。
陈必居,射阳县海河镇陡港村1组村民。和地广人稀的新疆,动辄每个农户耕种上百、成千亩棉田不同,在射阳,种植50亩棉田的他已经算是种棉大户了。
陈必居今年60岁,全家5口人,虽然家中有三间宽敞的平房,但在县城搞水电安装的儿子和在纺织厂打工的儿媳,带着自己的孩子住进了县城,每到周末才回来看父母。所以他们家的50亩棉田和50亩稻田,都是陈必居和他老伴辛辛苦苦种植和照料的。
和射阳县的大多数村民一样,陈必居也是靠棉花和水稻两条腿走路。去年他种了60亩棉花,秋收时,籽棉的价格是每斤2元9角,每亩棉田毛利1500元,去掉种子、化肥和叫工(请别人来帮工)等成本,每亩纯收入900元左右。不连水稻,去年仅棉花这一项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
陈必居种植棉花是有心得的,而在射阳单靠种植棉花能有这么高的收入,也是不多见的。
说到7、8月间的那场雨,陈必居偶尔想起还会心有余悸,但是今年棉花始料不及的好价钱,很快就能让他忘了曾经的烦恼,而变得乐呵呵的。
“9月20日,我卖了第一批棉花。”虽然年岁大了,但陈必居心里的一本棉花账却记得清清楚楚。他说第一批棉花卖的价格是每斤3元5角。这个价格已经超过去年许多了。但是他并不意外,由于棉花连续几年价格都很低,种植又格外辛苦,今年很多农户都减少了种棉面积。“棉价也该涨一涨了。”可是让陈必居没想到的是,这个“3元5角”仅仅只是今年秋天棉花连续涨价的开始,或者说只是今年棉花的底价。后来他又卖过每斤4元5角、5元1角5分、5元5角。最近的一笔,也就是两天前刚成交的价格是5元7角。
陈必居种了几十年棉花,棉价涨跌的情形看得多了,但是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的他,对于这种跳跃式的涨法还是第一次见到。
“去年亩产是600斤,今年天气不好,只有500斤。”虽然田里还有一些棉花没有采摘,家里也放着一两千斤籽棉还没出手,但陈必居预计扣除掉成本,今年棉花的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
与去年相比,虽然少种了10亩,但是收入差不多却翻了一番。这种变化就像做梦一样,他怎么能不乐呵呢?
今年价格格外“公道”,但是陈必居明年并不打算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明年的价格肯定会下来的。”他说价格的高低,只是自己做决定的一个原因,也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己毕竟年纪大了,种棉花太累人了,还是水稻和棉花各种一半为好。聚焦棉农之二
8亩棉田,去年收入1万多,今年2万
收花的人络绎不绝,但不敢“放花”,怕就怕突然就跌了
在射阳县推广村棉田旁的田埂上,快报记者遇到了村民吴加宏。
55岁的吴加宏,全家8口人,和陈必居一样,两个孩子带着各自的小家在外打工,“老家”只剩下他和老伴两个人。家里的8亩棉田自然也只能靠他们俩伺弄。
吴加宏性格外向,嗓门很大,说话直来直去。“减产才能增收。”他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种的人少了,产量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这是一种朴素的经济规律。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上去的幅度会这么大。
吴加宏平常喜欢看电视、看报纸,对国家的形势和政策很了解,“棉花价格太低了不正常,也该轮到它涨了,现在物价,包括农产品不都在涨吗?昨天报纸上说苹果也要涨价了。大家不都在增加消费吗?”
“去年是每斤2元8、9,现在是5元8角。”吴加宏说,去年他家棉花收入1万多,今年看来挣个2万没问题。
吴加宏和快报记者说话的时候,陈玉兰正一个人在摘棉花。他们家有15亩地,其中水稻种了5亩,棉花10亩。偌大的一块棉田里,只有陈玉兰一个人在安静地采摘。被棉枝“包围”着,陈玉兰的身影显得很“渺小”。
陈玉兰今年50岁,有一个4口之家。丈夫在外打工,女儿大了嫁出去了,儿子17岁,在射阳最好的县中读书。
陈玉兰对记者说,她并不介意丈夫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侍弄农活。
“没事,20几担(一担100斤)都是我摘的。”陈玉兰说她已经卖了两笔籽棉,第一笔是每斤3元9角,卖了1300斤。第二笔是每斤5元,卖了780斤。
“当然希望涨了。”陈玉兰说,今年到她家里面收棉花的人络绎不绝,而棉花的价格看上去还没有止步的意思,但是陈玉兰说她不敢在家里“放花”,不敢等价高了再卖,而是摘了后简单晒晒就出手。她还是觉得有点怕:万一掉价了呢,那时候就不是收棉花的人围着她转了。她得追着别人卖。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玉兰一天能摘100多斤棉花。早晨5点钟,天刚蒙蒙亮,她就来地里采摘了。早晨露水重,她还特意穿了件雨衣。出家门前,她已经把电饭锅插上电。这样中午回到家就可以吃上饭。吃完饭,下午她过来继续摘,一直摘到天黑了,看不清棉花的“白”。她不打算找人帮忙。“叫工的话,很贵,一个人一天要六七十块钱,不划算。”
吴加宏和陈玉兰所在的千秋镇推广村8组是射阳县的高品质棉科棉6号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150亩,一共有26户村民。而千秋镇全镇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有4.5万亩。千秋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棉花技术干部蒋忠介绍说,千秋镇去年棉花面积5万亩,此前最高峰的时候到达过7万多亩。今年种植的4.5万亩中,50%是棉麦套种,或是棉花大蒜套种。
陪同记者采访的射阳县作物栽培指导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吉荣华介绍说,套种的经济效益比较高,如果棉花套种大蒜,一亩棉田中的蒜苗产量在1200到1500斤,价格每斤3元;蒜头每亩产量1500斤,价格每斤5元,毛收入有1万多元,除去成本,纯收益在7000元左右。
聚焦棉农之三
棉蒜套种,蒜狠了,棉疯了
该怎样就怎样,明年增加面积不是为了“跟风”
千秋镇联合村1组的主要种植特色是棉花套种大蒜。村民蔡立荣介绍,套种大蒜虽然利润客观,但是成本也比较高,主要是种子成本高,得事先花不少钱,而且花费工时多。在田间地头,他将一袋籽棉绑在了摩托车上。蔡立荣在千秋镇打工,摘棉花的活具体由其妻子负责。“我抽空过来帮妻子将棉花带回家!”
王乃祥家的棉田也是棉蒜套种,每一行棉花旁边都种有一行大蒜。
“我们已经摘了两亩多,快接近尾声了。”王乃祥停住手中的活和快报记者聊起来。他介绍说全部采摘完成需要2个月时间,因为同一株棉花,开花结桃的时间有先有后,棉花破絮的时间也就不同。一株棉花,得采很多次。
王乃祥第一次出售棉花是半个月前,那个时候棉花价格已经涨起来了。“第一次是5元6角,现在是5元8角。”他说他没想到会这么高,今年清明时节播种的时候,他盘算的价格是4元。和大家的看法一样,今年种植的面积少了,他觉得价格会往上走。
王乃祥家的棉花和水稻采用的是轮作的方法。棉花3亩地,水稻7亩地,连续种植两年后,两者互换。比如说已经种了两年棉花的那3亩地,明年改种水稻;同样的,7亩稻田明年改种棉花。
“连续种两年旱地,地会得病。”明年王乃祥家将会种植7亩棉花,他预测说,明年的棉花价格会降下来,但是会维持在4元左右,在他看来不可能像今年狂涨一样狂跌。大起大落的事不会常遇到的。
王乃祥家的3亩棉花,如果按现价来核算,一亩的毛利可以达到2500到3000元,扣除掉每亩120元肥料钱和50元种子钱,净利润可以达到7000元左右。加上7亩水稻可以收入5000元,大蒜13000元。总收入25000元左右。
“用不完。”王乃祥说,跟你们城里人不一样,我们蔬菜、粮食、鸡蛋都不用买,25000,用不完。
王乃祥一家三口。女儿学的海轮服务专业,过了春节就去大连游轮上上班。目前她在上海一家电子企业打临工。王乃祥说,女儿很孝顺,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都会寄回家一半。
“用不完。”他又说了一遍。聚焦射阳
种植面积减少、不利气候频发、国内国际“大环境”影响
棉花不疯狂也难
棉花减产,但是价格,连带收入几近翻番,棉农的喜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快报记者遇到的棉农,神情几乎都很淡定。没有因此和疯狂的棉价一样“失去理智”:明年趁势增加投入,扩大种植面积……依他们的话来说,他们是种棉花出身,对棉花价格的涨跌看得很淡,“今年涨了,明年就会跌回去,虽然跌得不深。”
为什么这么淡定?因为他们是射阳人,射阳人对棉花有感情,但这感情是理智的。
据陪同快报记者采访的射阳县作物栽培指导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吉荣华介绍,射阳县是全国知名的种棉大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皮棉产量常年维持在150万担,自1988年以来,曾经连续11年总产列全国区县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产棉冠军县。
射阳有两个知名人物,一个是射日的后裔,还有一位就是把棉花种植引入射阳的著名实业家张謇。1912年,是张謇把棉花引进
射阳,从而成全了射阳人和棉花的特殊关系。
“但是随着棉花价格的低迷,射阳棉花的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吉荣华介绍说,2007年全县的棉花种植面积是88.5万亩,2008年是70万亩,去年是55.5万亩。“今年下滑到45万亩。预计单产每亩75公斤(皮棉),总产67.5万担(1担为100斤)。”
吉荣华认为,射阳棉花价格不断疯涨的原因,一个是种植面积少了,产量下降;再有就是今年棉花生长期间,阴雨连绵,低温,寡照,不利的气候因素,使得本来产量就“锐减”的棉花雪上加霜。而物以稀为贵,在这个前提下,射阳棉花价格大幅度提高是可以想象的。
“射阳是这样,全国的产棉区几乎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吉荣华长期跟踪研究棉花的种植和市场状况。他介绍说,有四个因素,促成了今年全国范围内的棉花的疯狂。一是全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二是国内主要产棉区都遇到了气候灾害,三是金融危机后,国内的纺织服装产业回暖,出口大幅增加,这增加了对棉花的需求,四是世界上主要的产棉国或产量下降,或控制出口。这四个因素同时出现,棉花不疯狂也难。
聚焦棉花经纪人
产量低,价格高得惊人,主要卖给小加工厂
正规的大企业嫌我的籽棉孬
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棉花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中心轴是:良种繁育—棉花种植—棉花采摘—棉花收购—棉花初加工—储存—棉纺纺织—服装制造—服装批发和零售—服装消费。
在射阳的采访中,快报记者了解到,棉花的种植和采摘环节,由于射阳棉农的种植面积较小,基本上由棉农自己完成。射阳没有必要像新疆那样,每年都等待着一支规模庞大的进疆采摘大军。
在射阳,棉花的产业链中,有一个环节特别引人注目,就是棉花的收购。虽然也有纺织服装企业直接从棉农手中收购棉花。但是目前这一“工作”,在射阳大多是由大大小小的棉花经纪人来完成的。
快报记者乘车经过一些乡镇,都可以在小镇上看到规模各异的收棉仓库。仓库门口写着醒目的“收花”字样的牌子。记者在采访棉农时了解到,棉农的棉花主要是卖给上门收购的经纪人的。
“他们大都把电动三轮车开到了棉农的家门口。”吉荣华介绍说,一番讨价还价后,就进行现金交易。这些经纪人多数是本地人,有的自家还种有棉花。他们从棉农手中收购到籽棉之后,再转手倒卖给棉花加工厂。
记者在采访棉农王乃祥时了解到,去年王乃祥就是经纪人队伍中的一个。
今年面积少,价格太高,不太好收。王乃祥干脆选择了放弃。“都是熟人,谈起价来相对容易,至少不会受骗。”
棉花经纪人是比较书面的说法,在民间大家直呼他们棉花贩子。
在射阳县陈洋镇,快报记者遇到了棉花经纪人丁震。
当时他正在指挥一群妇女从一个100平米左右的门面房里,往门口一辆大货车上装运籽棉。“我做这个行当已经七八年的时间了,收购棉花回来后,尽快卖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都是他们自己上门来配载的,当然也供应给射阳本地的一些私人加工厂。”
丁震说,棉花都是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到棉农家直接收来的。
9月20日左右,丁震收到了第一笔籽棉,价格在4元钱左右,后来价格不断往上翻,拿货的人太多了,现在的价格是5.8元左右。
丁震说他没什么风险,几乎是当天进当天出,最多耽搁一两天,“今年主要是供给射阳本地的一些小型加工厂,也有从山东那边来拿货的,听说山东那边已经涨到6块3了。我赚得不多,也就是每斤一到两毛钱,就这差价我还得拿出一部分分给帮我打包运上车的这些人。工钱不低。”
丁震说,今年射阳本地大的加工厂要的货少,他们嫌我们的质量孬。“今年雨天多,水分大,质量不如往年,好棉孬棉都混在一起。”他说这么做是为了尽早地转手出去。
今年产量比较低,丁震前年一天能出手三四万斤,去年就少了,今年更少,每天只有三四千斤。丁震说,价格太高了,今年光启动资金就需要五六十万,去年30万就够了。
“别看我整天忙来忙去的,进出的棉花和钱都不少,但这一季,也就赚个三四万块钱。”丁震说这个面积约有100平米的仓库是租的,半年租金5000块。“棉花做完了,我就做水稻。”
丁震说像他这么样规模的收购点光陈洋镇就有三四十个。
孙立兵的收购点位于丁震的斜对面。和丁震不同的是,他自己不从棉农那里拿货,而是由七八个规模更小的经纪人,也就是收购来了就往他这儿送的棉花贩子,为他供货。与丁震相比,他的利润要更低些,但是也要省劲些,毕竟不需要自己去和棉农讨价还价了。棉花疯了轧花厂却停工了
在采访棉花经纪人丁震时,快报记者了解到,几乎很少有射阳当地大型的轧花厂从他们那里进货。而据神州九龙纺织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健告诉记者,往年棉花收购季节,厂里面聚满了前来供货的棉花经纪人。而在记者采访期间,确实没有一个经纪人走进“九龙纺织”。而被誉为射阳企业旗舰的江苏双山集团,其旗下的5个轧花企业,竟然都处在停产的状态。
棉花疯了,棉农乐了,但是在棉花这条产业链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价格高且不稳定本地棉纺龙头舍近求远
如果你是一个射阳人,你可以不知道当地的很多人很多事,但是你一定不会不知道双山集团。
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棉纺织企业。组建于1994年8月,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企业集团,经过40多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旗下拥有江苏双山集团棉纺分厂;射阳双山织造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双山集团新三纺厂;射阳华荣纺织有限公司;射阳县华峰纺织有限公司;射阳县双山服装有限公司;江苏双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射阳县双山纺织经贸有限公司;射阳县双山运输公司等12家成员企业,共有员工3200多人。公司以纺织品、服装制造及进出口贸易为主业,拥有环锭纺15万枚,气流纺3000头,无梭织机550台,服装加工设备1000多台(套),5个轧花企业。目前,已形成轧花、纺织、服装及贸易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
双山集团在射阳是名副其实的棉纺巨人。
照理说,在棉花收购、加工旺季,双山集团旗下的5个轧花厂应该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但是双山集团原料公司经理林永军告诉记者,因为价格和籽棉质量的原因,5个轧花厂实际上处在停产待工的状态。
林永军介绍说,作为一个大型的棉纺企业,主营面纱、棉布,双山集团每年需要3万吨皮棉。其中60%依靠进口,40%从地方上购买。
双山集团主要从美国、巴西、印度进口。合同是6月份订的,价格是皮棉每吨18000元,相对现在的价格来说,比较便宜。其中一批货已经到了青岛港。地方棉主要来源于新疆、山东、河北和射阳本地。
作为双山集团采购棉花的负责人,林永军感到今年的工作很艰难。“国内棉花价格太高了。往年我们在射阳采购量很大。2003年的时候曾经采购了几万吨。今年价格太高了,如果从棉花经纪人那里拿货,已经到了6.1元了。”林永军说射阳的棉花的价格之所以那么高,一个原因是产量少,供不应求;另一个原因是射阳棉花的质量好。很多山东、河北的经纪人到射阳来采购。这么一来,射阳的籽棉的价格也高了上去。“我们会考虑成本。拿得太高了,我们生产的棉纱也会相应地提高价格。面纱的价格上去了,我的客户,也就是一些服装厂也会考虑成本,这样就影响了正常的生产。”
射阳的棉价太高,双山集团不得不舍近求远。一方面加强进口,一方面从网上以合适的价格竞拍皮棉。林永军介绍说,前一天他们刚刚以每吨25400元和26300元的价格拍到了来自河北与湖北的皮棉3000吨。这个价格比从当地进货每吨要便宜300元。
林永军表示,他们很希望能购买射阳的籽棉,但是很遗憾价格不合适。
“我们有5个轧花厂,轧2万吨籽棉没问题,但是没有货。”林永军介绍说,虽然射阳棉近在咫尺,但是没法运进轧花车间。他透露,实际上,目前双山集团的5个轧花厂都处在停产待产的状态。
“但形势并不乐观,棉花价格还在往上走。今年的棉花价格是历史最高点。”
籽棉质量参差不齐高纺企业找米下锅
和双山集团相仿,射阳神州九龙纺织有限公司也是一个经营面纱、棉布和成品服装的综合性棉纺企业。他们对棉花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九龙纺织”办公室主任王健告诉快报记者,最让他们忧虑的是棉花的质量问题。“因为我们是高纺企业,生产像蚕丝被这样的高精产品,所以对棉花的要求特别高。”王健说,他们从9月份开始收购,但是因为今年雨水比较多,包括射阳在内的棉花水分比较高,而且有些经纪人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把好的差的籽棉都混杂在一起,有的棉花还没有晒透,就往轧花厂里送。这种籽棉加工成皮棉后,质量很难达到要求。
和双山集团一样,九龙纺织旗下的轧花厂目前也处在停工状态。轧花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王健说,招聘的工人的工期都很短,带有临时的性质,所以不存在大的用工问题。
价格高企自然也是“九龙纺织”遇到的难题。王健介绍说,好在他们早先订购了一批价格适中的新疆棉和外棉。
“往年这个时候,供货的棉花经纪人已经在公司外排起了长队。”王健说,今年他们很“识趣”。(倪宁宁邢志刚)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资讯排行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智慧赋能!打造“新智+新质”产业电商新生态-纺织服装周刊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职业装创新研发平台引领潮流,展现职业新风貌与行业前瞻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视觉焦点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蕾”绽纺城·“丝”语全球|亚捷花边:探寻花边里的大世界
- 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职业装创新研发平台引领潮流,展现职业新风貌与行业前瞻
- 智慧赋能!打造“新智+新质”产业电商新生态-纺织服装周刊
- “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海宁成功举行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