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取得无数辉煌业绩的广东省江门市的化纤产业集群,如今产业发展开始走向下坡。近几年江门纺织化纤产业相关的面料、服装、化纤、纱线等的产品产量都在下降,7年里多次呈现负增长。去年,在江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的产量落差最大,呈现40.4%的负增长,工业增加值方面整个纺织业下降5.3%。
而浙江的杭州萧山,化纤纺织是其第一大产业,随着一批项目产能进一步释放,整个行业迎来发展新阶段。2012年其化纤纺织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6.3亿元,同比增长8.6%。今年一季度萧山化纤纺织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4.37亿元,增长13.2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90.01亿元,增长12.03%。
同样是具有辉煌历史的化纤产业集群,为什么会上演冰火两重天?这背后有着怎样深层次的原因?
本期独家调查选取了这2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化纤产业集群,来分析他们成败原因和解决办法,探讨我国化纤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再造,从而为化纤产业集群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持续走低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恶化,找到推动化纤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问题 资源制约 环境制约 人才制约 科研投入制约
2012年我国化纤产量累计为3876.2万吨,增长14.82%。同年,全球化学纤维产量达5203万吨,同比增加5%。中国纤维产量在全球纤维产量中所占比例也由2011年的66%升至70%,有力地推动和支撑了我国纺织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包含着纺织产业集群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2012年世界各地的化纤产量来看,日本和中国台湾同比均减少近5%,另一方面,中国同比增加11%,美国同比增加5%,带动了全球整体产量的上涨。
应该看到,化纤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资源制约、环境制约、人才制约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化纤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有些问题还更加突出。
资源问题在江浙产业集群中更加明显。首先,化纤原料对国际的高依存度;其次是能源的限制,虽然化纤生产特别是江浙产业集群主要生产的涤纶,本身用能不高,但是高度的产业集中同样造成了用能集中,使这些化纤企业都成为耗能大户,对于地区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同时还存在发展用地资源紧张和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再则是创新发展问题。尽管各大化纤产业集群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距离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水平,与国际5%的先进水平比存在很大差距。
江门 染整环节缺失致产业链断裂
纺织业是江门最大的传统产业之一,今年一季度,纺织业增加值下降幅度达13.8%,被指“拖累”江门经济。有企业家形容,20年来,江门的纺织化纤产业都在下滑,如今“江河日下”,症结何在?
20世纪90年代辉煌过后,江门化纤产业发展开始走向下坡。据2006年到2012年的统计显示,江门纺织化纤产业相关的布、服装、化学纤维、纱等的产品产量都在下降,7年里多次呈现负增长。
这个问题的出现,源于产业链的断裂。化纤纺织包括聚合、纺丝、织造、染整、制衣,是一条龙的,其中染整环节,需要大量的水。江门地区的纺织曾经那么辉煌,正是因为那里的淡水资源丰富。但后来由于工业用水太贵,从1992年开始,染整工序难以营运。由于成本太高,很多染整企业做不下去,几乎都已消亡。中间的这个产业链断了,马上就影响到上下两个工序,接着整个产业就江河日下。
江门市的产业集群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但从目前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看,还存在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够强,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
萧山 产品、创新、管理制约发展
从萧山化纤整体发展来看,也存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产品结构、创新能力、管理模式等成为制约化纤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产品结构不合理。萧山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常规产品的生产,高端产品不足,企业之间产品的市场细分程度不高,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市场定位往往较为相似。
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开发迟缓。首先,企业创新意识、动力、人才集聚不足,多数采取“拿来主义”,技术以模仿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另外,现有的赢利水平也客观上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其次,在人才储备方面,企业不仅缺乏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也缺乏装备组装人员,这既不利于企业开发产品,也不利于企业应用高技术设备。
经营管理模式制约。纺织企业多为家族制,资本结构单一,没有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缺少战略规划、品牌创建、营销渠道、市场网络等方面的建设,难以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能力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大多集中在低端制造,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些企业多是赚取微薄的制造加工费,总体水平不高,处在低层次发展阶段。
优势 大企业聚集为主 产量规模巨大 科技与品牌支撑发展
我国化纤产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东开平、新会,华东的萧山、绍兴、桐乡等地区分别展现了集聚的规模之后,吴江、江阴、福建等地纷纷崛起了大化纤企业,且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化纤产业集群经历了从集聚到形成、发展、提高的过程。
目前我国化纤产业集群以大企业密集聚集为主,也有小企业形成规模的如璜泾镇的模式。
化纤产业集群中的领头企业,在产量规模上都是国际性大企业,一个企业的产量甚至超过大多数国家全国产量的总和。因此我国的化纤发展一方面是扩大内需,另一方面是属于全世界,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规划集群的发展。
我国化纤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方面已走在行业前列,成为产业提升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的化纤产业集群内汇集了世界最大的长丝企业桐昆集团、最大的短纤企业江苏三房巷集团、最大的聚酯薄膜企业赐富集团、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PTA企业远东石化、国内最大的锦纶生产基地之一新会美达锦纶、国内最大的纤维母粒企业广东彩艳集团。
江门 起步早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广东省江门市,产业集聚明显,化纤产业链完整。江门市新会区是广东省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齐、技术含量高的纺织化纤生产基地。因为地理优势,新会在北宋就有了纺织业,到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由纺丝到织造、染整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曾经在新会涌现出的10大集团公司中,有7大集团是与化纤纺织相关的。那时,这个产业占了整个新会税收的大半壁江山。
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有美达锦纶、广东彩艳、锦丰科技纤维等较大型的纺织化纤生产及相关企业800多家,形成了一条从聚合到纺丝、织造、染整、印花、服装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直接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展示了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以美达锦纶、广东彩艳等大型骨干企业为首,带动了一批化纤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美达锦纶是上市公司,产销量居全国锦纶行业首位,2005~2006年度全行业竞争力测评中获“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竞争力前十强”。广东彩艳集团是国内最早一家生产芳纶的厂家,纤维色母粒的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冠,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2003年获得广东著名商标。
新会区现有国家级芳纶工业性试验基地1个、省级差别化纤维工业性试验基地1个、省级纤维母粒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企业与全国6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技术协助关系,形成较强的技术创新开发能力。
萧山 化纤产业日益国际化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地区化纤纺织产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产业基地,也是近年来多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的举办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批“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名单里就有它的身影。产业集聚度较高的衙前镇、党山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化纤名镇”、“中国化纤织造名镇”。凭借化纤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萧山地区在国际化纤产业舞台上崭露头角,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化纤纺织领域日益提高。
当地化纤纺织企业在注重整合国内资源的同时,将触角延伸到了国外。随着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翔盛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大连、海南、新疆、江苏等地进行资源整合性投资发展日益成熟,部分企业在国外的兼并、投资和合作也取得了大的突破。富丽达集团成功收购加拿大木浆企业;恒逸集团进驻文莱发展石油炼化项目,也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当地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萧山区化纤纺织行业现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浙江省名牌产2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3个。萧山政府把化纤集群品牌发展作为今后的发展重点,已制定出品牌发展总体规划。毫无疑问,品牌发展战略将会使该地区集群效益如虎添翼,对于提升区域内企业竞争优势,实现地区企业共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措施 保护知识产权 加大科研投入 向中西部转移
纺织产业集群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每年发布的化纤竞争力10强企业中,化纤产业集群的试点企业比例越来越高。
“恒逸、荣盛、桐昆、恒力”等获民用涤纶长丝中国名牌的企业都是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以家庭小作坊式加弹发展起来的化纤加弹名镇璜泾镇注册了“璜泾加弹”集体商标。
重品牌、创名牌、保护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产业集群提升的不二选择。
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化纤集群的发展,化纤大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纺织集群。在新一轮企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中,纺织行业已经出现了向中西部转移的明显趋向,化纤行业产业集群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抓住机遇找准发展方向,借鉴世界上包括我国其他行业的经验,在化纤行业需要适度转移的大环境下找好定位。
江门 要么转移,要么消亡
在上世纪90年代纺织产业链断裂后,江门一批纺织化纤企业逐渐被淘汰,同时部分企业选择另谋出路将生产基地转移。记者走访发现,现在很多纺织企业都表示“很难做”。
与此同时,江门提出转型升级,建议企业以国际先进模式作为产业转型方向;以技术装备升级作为产业升级支撑;以培养品牌优势作为产业升级的目标。
针对纺织化纤产业转型升级,江门目前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重点发展化纤、纺织品、服装成衣、高级服装面料和服装配件等行业。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业向服装(成衣)制造延伸,形成原料―化纤―织造―针织―印染―服装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无纺布、羽纱、粘合衬等辅料及拉链、纽扣、饰件、缝纫线等配件。大力发展替代进口的高档服装面料,以牛仔服装为突破口,引进与转型相结合,大力发展梭织服装、针织服装、鞋帽、服饰等产品,以成衣制造拉动织造、印染、针织、纺纱、化纤及原材料工业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业的良性循环。加大力度扶持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着力打造江门化纤纺织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但是,江门纺织协会认为,在产业低迷的形势下,促进转型升级首先要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负和各种杂费负担,其次是通过扶持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提升水平,相关人士表示“政府扶持政策看似不少,但是不落地,企业反而对来自税务、环保、消防等部门的压力和负担很担忧。”
萧山 紧抓六项工程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萧山地区紧紧围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塑、聚合力强化、软环境优化这四条主线,重点推进高端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塑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工作。六项工程的设定也使产业升级有了清晰的脉络。
规划引领工程。萧山区政府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确定萧山区化纤纺织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区块,并为这些区块制订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其主业与发展空间,推进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龙头带动工程。该工程确定了集群内27家企业作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企业,引导企业制定未来3~5年发展战略,通过资源整合、企业重组、项目投资、资本运作等手段,促进企业做优做强。
产业链完善工程。通过积极鼓励化纤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投资、开发,加快高新纤维的开发和批量生产能力,以萧山化纤科技城为基础,萧山着力突破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的技术瓶颈。
自主创新工程。萧山着力推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全面加强集群内研发、物流、商贸服务等实体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检测检验平台,物流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平台等,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化纤纺织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提供技术服务。
落后产能淘汰工程。萧山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化纤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化纤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亚洲纺织联盟
相关资讯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资讯排行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崛起之路|新赛道的领航者——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张跃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