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9月发布报告称,今年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棉国,这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棉花市场上主导地位的终结。
金秋十月,棉花收获在即,棉花市场的氛围却有些不同于往年。棉价降到冰点,棉农惜售,棉企也迟迟未开秤,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在观望。
以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取代临时收储政策,意图在于使棉花价格市场化,缩小内外价差。这一举措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尚未推行目标价格补贴的内地产棉区,是否会因此遭受损失?国内棉花产业未来的走向如何?在2014年棉花收购季节尘埃落定之前,这些问题尚不明朗。
毋庸置疑的是,国内的棉花种植格局面临一场大调整。
面积和产量“双降”
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事实。据报道,美国农业部9月发布报告称,今年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棉国,这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棉花市场上主导地位的终结。
实际上,自2008年以来,国内各地棉产区已经不断传出种植面积缩减的消息。产棉大省山东2008年植棉面积为1332万亩,2009年降到1200万亩,2010年降到1170万亩,2013年首次跌破1000万亩。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预计今年全国植棉面积6340万亩,比上年下降9.4%。其中,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受生产成本上升、植棉比较效益下降以及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等影响,面积下降较多。
河北棉花春播面积723万亩,同比下降16.4%;江苏棉花面积可能首次跌破200万亩,比去年下降约20%;江西10万亩以上植棉大县如彭泽、都昌减幅都在10%以上,不少种植大户面积减少近50%。
随着全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缩减,棉花总产也有所下降。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3年,黄河流域棉区从203万吨降到147万吨,降幅27.5%;长江流域棉区从115万吨降至100万吨,降幅13%。值得关注的是,西北内陆产量发生了大逆转,产量从169万吨增加到449万吨、增幅166%,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由2003年的34%提高到2013年的64%。
据发改委初步预计,今年全国棉花实际产量在650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50万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全国棉花产量预期比去年减少10%,内地产区减少20%,新疆地区基本保持稳定。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总产肯定会有所下降,但是产量还很难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表示,“今年季节干旱,与其他耗水作物相比,相对有利于棉花生长。”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主要由于两个原因:劳动力成本高、棉花价格下降。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棉花是劳动密集型的大田经济作物,国内很多地方采用手工采摘,增加了劳动力成本。棉花价格下降,也导致棉农积极性下降。”
受访的研究专家均表示,目标价格推行后,棉价会进一步下跌。据李国祥说,今年目标价格推行后,国内棉花价格降到了约16000元/吨。
而相比价格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力成本问题。
“全国所有地区棉花面临的所有问题,是比较效益低。”李付广指出,“棉花本身经济效益还可以,但是比较效益太差。根本的原因在于棉花成本太高,尤其是劳动力投入太多。一般情况下,棉花需要投入20个工左右,而玉米只需要三四个工。”
传统棉产区面临转型
“棉花还种不种?”湖北荆州地区世代务农的老胡近两年担忧的问题,在内地棉产区的棉农中非常普遍。
“今年上半年雨水多,棉花长势不好。十月份还没有人来收购,听说价钱降到了5块钱一公斤。”老胡非常沮丧地说,往年价格高的时候曾经涨到14元/公斤。去年他嫌棉价低,压在手上没出售,没想到今年更糟。
很显然,目标价格出台后,棉纺企业也持观望态度。江苏、山东等地媒体均报道,当地棉纺企业比往年约推迟一个月开秤。
棉农惜售心理严重,棉花市场有价无市,其结果很可能是集中售卖,导致棉花售价更低。
李国祥指出,新疆地区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按照棉花总产量和差价发放补贴,其中60%根据棉花种植面积发放,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发放。平均价格要在11月底公布,交售量无疑会影响到棉农拿到的补贴。因此,“建议棉农分批分次地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在尚未实行目标价格补贴的内地棉产区,取消临时收储,就意味着内地农民要完全根据市场来调整生产。
“农民面临着一个选择,如果不顾市场行情盲目种植棉花,就会损失很大。”李国祥表示,“需要提高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以老胡所在的棉花产区为例,撇开人力不说,近几年种子、肥料、农药价格上涨,也提高了棉花种植的成本。“棉花种子价格贵,几十块钱一两。由于抗虫棉只抗棉铃虫,其他虫害还是不少,几天就要打一遍药。”老胡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人都改种了大豆。
事实上,内地很多棉产区纷纷弃棉种粮。
今年3月,湖北省下发《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称:棉花产业面临“投工多雇工难棉民种不起,投入多效益低棉花卖不起,国产棉价格高质量差企业用不起,收储棉占压资金大逆价抛销国家补不起”的“四不起”局面,不得不缩减棉花面积,改种粮食作物。
“国家对棉花生产格局进行调整,华北地区许多棉农只能考虑改种粮食等其他作物。”黄季焜表示。
而李国祥指出,如果能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和效益,农民也会考虑继续种植棉花。“种子贵一点,如果用药少,也能得到回报。”
针对转基因抗虫棉“不抗虫”的说法,李付广表示:“转基因抗虫棉这个叫法其实有点大了。棉花害虫有上百种,严重危害的无非几种,以前最主要是棉铃虫。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有效,但是对粉虱、盲蝽、棉蚜等就没效。”
目前国内绝大数地方种植的是转基因抗虫棉。“以前防治棉铃虫的同时把其他害虫也消除了,现在抗虫棉对这些虫害没效果。要解决虫害问题,首先是综合防治,其次要研制出新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棉。”李付广说。
除了种子价格和虫害问题之外,机械化程度低是内地棉产区的另一个弊端。
“内地土地是一家一户,一般三亩、五亩,比较分散,不便于实现机械化。新疆建设兵团80%实现了机械化,但地方却未实现机械化。”李付广说,现代化农业的基本要素是大田作业,而国内85%以上的棉区没有实现机械化。
“国内存在土地承包的现实问题。通过土地流转,一个种植户承包几十亩地都是可以的。”据李付广透露,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正在同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合作,采用小型设备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便于30亩、50亩规模的棉田作业。
李付广表示,轻简化生产在未来3到5年应该能推广开,介时劳动力投入会大幅下降,由20左右降到5个左右,节省2/3的用工。“成本少了,比较效益也就上去了。”
未来格局:棉花安全与生态平衡
虽然统计数据显示,传统的棉花主产区棉民弃棉改粮的趋势愈演愈烈,但部分受访的农村研究专家认为,棉花产量减少,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影响。然而长期发展下去,会对我国棉花产业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过去多年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内棉花供给过剩,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去库存化。棉花产量减少,短时间内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李国祥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在谈到今后的棉花产业布局时指出:“棉花具有抗旱耐盐碱特性,属先锋作物,今后要逐步向盐碱地、旱地转移,也就是向东部滨海盐碱带、新疆和内蒙古干旱及沙漠滩涂地区转移。”
李付广也认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是我国棉花的根本出路,棉花生产适度向西部地区转移是现实的,但与此同时,内地的棉花种植也不能取消。“现在棉花种植的主体是新疆地区,但是西部地区棉花生产受水资源限制,不可能无限发展。仅靠西部很难满足国家棉花需求。”
另一个问题是自然灾害。李付广说,新疆地区有时会出现倒春寒,还有棉花成熟时期突然出现降温,都会对棉花造成很大危害。“不能把宝押在一个地方。如果哪一年碰上自然灾害,整个产业就完了。”
李付广指出,对特定地区而言,也不能仅顾及粮食安全,还要考虑生态平衡。
比如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有大片的土地地下水资源匮乏。种植玉米、小麦,需要大规模用地下水,这样就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种植棉花则用地下水很少。“从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的角度讲,这个地区就应该发展棉花。”
李付广补充说:“山东省滨州和东营这两个地区上有几百万亩盐碱地,种棉花的效益要高于粮食作物。今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大面积干旱,导致该地区部分玉米田减产,尤其是部分夏玉米枯死绝产,而棉花则生长良好。其实这种地方就适合种棉花。”
另外一个地区是长江两岸的部分地区,一则土壤不保水,生长季节耗水量大,二则成熟季节雨水多,秋粮作物容易出现霉烂现象。这些地方也适合种棉花。
李付广强调,在逐步以西部为主的同时,应继续实施三足鼎立的种植模式。“三足鼎立是指长江流域、黄淮流域和西部内陆三个棉区。我国棉花生产重点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无论从棉花产业安全还是农业生态文明出发,都要考虑三个棉区的平衡发展。农业生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国家应该适时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植棉大县出台相应的目标价格政策。”李付广说,适合植棉地区应该出台相应政策,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农利益。
李付广指出,全国7500万亩左右的棉田是确保我国纺织用棉以我为主的基本底线。综合气候、生态和生产规模等各种因素,西北内陆棉区承担50%~60%的生产能力,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棉区承担40%~50%的生产能力,是符合科学的。
相关政策
近年来,国家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大规模收储棉花,再按较高价格抛储,致使国内棉价处于高位,国内外棉市价差巨大,削弱了国内棉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原本是为了稳定国内棉价、保护和提高农民收益与种棉积极性、防止棉纺企业原料采购与生产成本产生剧烈波动,结果却适得其反。
针对这种情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发出棉花生产调整信息,棉花不再执行临时收储政策,只在新疆棉区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于4月5日公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正式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从今年4月起,国家开始在新疆地区进行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补贴棉纺织企业;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棉农给予补贴。
来源: 中国棉纺织网
相关资讯
- 纤维之路×恒田企业×亚东集团×天虹纺织|202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走进江苏
- 《繁花》无尽,再现母亲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 《繁花》无尽,再现母亲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 时尚创意进市场,论坛、走秀、静态展轮番上演
- 砥砺前行谋新篇 《2021-2022年新疆棉纺织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发布
- 13部门发文促进家居消费,家纺行业聚焦“大家居”生态体系
- 世界级家纺集群怎么建?中国纺联调研滨州深谋划
- 青年失业率20.4%怎么破?纺织等制造业“稳就业”能力不可撼动
- 2022总量规模下滑明显,纺织专业市场流通和地区布局将迎新变化
- 心系国防爱国拥军,友谊国际集团为强军建功立业
- 200件传统民族服饰及时尚服饰亮相恭王府博物馆,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隆重开幕
- 世贸组织成员希望部长级会议就重要议题达成一致
资讯排行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海宁成功举行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崛起之路|新赛道的领航者——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张跃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纤维之路×恒田企业×亚东集团×天虹纺织|202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走进江苏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